昌雅妮、管晨辰、王雨寒、罗欢……这些冠军都称她……

2025-10-27 23:19:05

从助教到高级教练

双手托起奥运世界冠军

9月6日下午3点,位于长虹路的市李小双体操学校体操房,又热闹起来。

旋转,跳跃,侧翻,后滚,倒立……一群小队员们正在教练刘芬的带领下,进行各项体操项目实训。

短发、身材纤瘦,54岁的刘芬,一会儿相向而立纠正,一会儿俯身跪地示范,开展沉浸式体操教学。“小时候练体操,成年后开始教体操,前半辈子就在这里了。”她说。

刘芬6岁练习体操,师从仙桃体操创始人丁霞鹏。1982年,12岁的她与4名队友夺得湖北省体操团体冠军。

从师范学校毕业后,她面临人生第一次抉择:到市政府当文秘还是去银行做职员?

刘芬有自己的考虑:“市政府人才济济,银行人才趋之若鹜,都不缺我一个,而我的母校急需专业教练员。”她说服了家里人,去市李小双体操学校(原市少儿体操学校),给恩师丁霞鹏当助教。

刘芬说,当助教那段经历,是她人生最宝贵的财富。尤其是恩师的谆谆教诲,深深影响着她后期执教理念的形成。

“丁老师说,做人莫把自己看作宝,要把自己当棵草;做事,莫学蜻蜓点水,要学鹭鸶捉鱼。”刘芬认为,基层教练员就该像平凡而坚韧的小草、扎进水里捉鱼的鹭鸶,为了中国体操事业发展脚踏实地、一步一个脚印去努力。

严寒时节,她和孩子们一样,穿着秋裤训练;高温酷暑,她全程陪同,一天不落。

1995年3月,刘芬产后大出血,差点丧命,医生建议她休养半年再归队,可刘芬满脑子想的却是孩子们和体操比赛。

“不怕死,就去。”医生撂下一句话就走了。

3个月后,固执的刘芬拖着虚弱的身子,走进训练房。她知道,体操房更需要她。

好几次,她因工作强度大晕倒在地,可是总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她满血复活。那一届的全省年度少年儿童体操比赛,8名小姑娘共取得2金、1银、1铜的优异成绩。

目前,刘芬所带20多名队员,年龄最大8岁,最小3岁。为保护孩子们训练安全,她总是用双手托着她们一个个完成动作。也正是那双布满老茧的双手,为国家托出跳水奥运冠军昌雅妮、体操奥运冠军管晨辰、健美操世界冠军王雨寒、亚运会体操冠军罗欢、体操世界杯冠军黎琪等。

发现——培养——输送

一把尺丈量一个孩子

发现、培养、输送体育苗子是基层体校的职责使命与三部曲。

从助教到高级教练员,刘芬毕其一生,致力于体操启蒙教学,为国家队、省队选育、输送一批又一批优秀运动员。

“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,不能用一把尺丈量所有孩子。”在刘芬看来,世上没有愚蠢的孩子,只有愚蠢的教育。

在新苗选育上,她注重因材施教,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,为队员寻找最适配的项目。

第一次见昌雅妮时,刘芬就被眼前这个梳着两条羊角辫的小女孩吸引。经过原始的身体测试,刘芬发现她四肢修长,脚尖柔韧,弹跳有力,协调性好,“天生就是跳水的料”。

▲刘芬与昌雅妮(左)

于是,她多次向省跳水学校讨教,量身定制训练方案,从倒立、划臂、蹦床、收腹、弹跳等进行陆上训练,为昌雅妮后来跳水打下扎实基础。

昌雅妮12岁进入省跳水队,14岁被选入国家跳水“梦之队”,一路斩获世锦赛、亚运会、世界杯、奥运会冠军。

罗欢是家中独女,来李小双体操学校时还不到4岁。

试训时,小罗欢勇敢地在窄窄的平衡木上跳过来、跑过去。“来来来,你下来跑一圈我看看!”听到刘芬的话,罗欢撒开两腿跑起来,轻盈,灵巧。

刘芬又托着小罗欢上单杠,别的孩子最多坚持30秒就掉杠,她一直吊着不肯下来。

刘芬心头一热:这个孩子,我收下了!

▲刘芬与罗欢(左)

训练很苦,刘芬看在眼中,疼在心中,总给她带来比别人更多的零食、糖果,并鼓励她:“你聪明,有上进心,只要努力,世界冠军也能当。”

7岁时,罗欢如愿进入武汉体院,12岁进入国家队。多次在全国体操冠军赛、亚运会和世锦赛等各类大赛上摘金夺银。今年又出征巴黎奥运会体操女子团体决赛,虽未能站上领奖台,但她在跳马、高低杠、平衡木等比赛中动作流畅、稳定发挥,展现出良好的竞技状态。

▲刘芬与罗欢(左)

石首女孩黎琪,一闹小情绪就躲在体操房睡觉。一旦投入训练,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,动作干净利索、一气呵成,十足的比赛型选手。

对这个“离奇”的女孩,刘芬给予更多耐心,根据她的性格特点制定训练计划。黎琪10岁参加全国少年体操比赛独揽6金,轰动赛场;2017年,又一举夺得亚洲体操锦标赛女子团体、平衡木、自由操三项冠军;2019年,在体操世界杯多哈站夺得女子平衡木冠军。

欣喜、不舍……每送出去一个孩子,刘芬总要坐在体操房里发呆。尽管心中有诸多不舍,她却不能言表:“放手,是为了让她们飞得更高。”

据不完全统计,她输送的队员,在国际国内比赛中共夺得金牌88枚、银牌70枚、铜牌78枚。

▲刘芬与管晨辰(右)

//////////////////////

- END -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最新发表
友情链接